中新网7月22日电(记者 石睿)上半年,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2.4%,服务贸易收入同比增长13%;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,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;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存量超过6000亿美元,处于历史较高水平。
7月22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这些数据。
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李斌在发布会上介绍,为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资融资便利性,促进外贸和外资稳健发展,今年上半年重点发力以下三个方面。
一是扩大贸易便利化政策覆盖面。推进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和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,将更多“专精特新”等中小企业纳入到便利化政策范畴,上半年全国共办理相关便利化业务达到7000多亿美元,同比增长11%。
积极支持跨境电商、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的发展,鼓励更多银行和支付机构转变传统贸易审核方式,通过科技赋能,批量自动审核电子订单,为中小微跨境电商经营主体来提供高效、便捷、安全的外汇资金结算服务。上半年全国办理了上述相关业务达到5.1亿笔。
二是推进跨境投资和融资便利化。首先,提升外商来华投资便利性。2024年末,我们在19地试点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,惠及600多家企业,有效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。取消外商来华投资前期费用登记,外国投资者在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时,可以直接在银行开立账户接收前期费用资金,由此大幅缩短资金周转时间,加快投资落地,有关政策已经公开征求意见。
其次,便利跨国公司在境内外成员企业之间调配、管理资金。今年3月,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天津、湖北、新疆、厦门等16个省市。并允许跨国公司在银行直接办理部分资本项目变更业务,据反馈,可以缩短约50%的业务办理时间。我们还在6月发放了30.8亿美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(QDII)投资额度,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投资境外金融产品的需求。
三是稳步拓展外汇展业改革成效。通过外汇展业改革,把银行识别客户、审核资料、监测风险等业务“前置”,支持银行对优质的一类客户实行凭企业指令即可办理外汇业务,改变了以往需逐笔审核单证的办理方式,业务办理平均时间缩短50%以上,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,并减轻了银行事中审核压力。
今年上半年,新增6家银行启动外汇展业改革,到目前为止,参与改革的银行总数已经达到22家,机构类型覆盖国有大型商业银行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、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,业务范围拓展到全国。参与银行目前共评定出一类客户2万多家,这比2024年末增加23%,今年以来,为客户凭指令即可办理跨境收支业务超过2000亿美元。
“下一步,国家外汇局将加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,赋予诚信合规主体更高便利度,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。”李斌强调。(完)
womenxianzaigongsiyizhouyou2tiangongzuorikeyizaijiayuanchengbangong。yuangongdemanyidugaole、gongzuoxiaolvbingmeiyouxiajiang。womenzaiyiqingqijianzuoleyixiechuangxinchangshi,yequdeleyixiehenhaodexiaoguo,yewuxingshihuifudehenhao。我(wo)们(men)现(xian)在(zai)公(gong)司(si)一(yi)周(zhou)有(you)2(2)天(tian)工(gong)作(zuo)日(ri)可(ke)以(yi)在(zai)家(jia)远(yuan)程(cheng)办(ban)公(gong)。(。)员(yuan)工(gong)的(de)满(man)意(yi)度(du)高(gao)了(le)、(、)工(gong)作(zuo)效(xiao)率(lv)并(bing)没(mei)有(you)下(xia)降(jiang)。(。)我(wo)们(men)在(zai)疫(yi)情(qing)期(qi)间(jian)做(zuo)了(le)一(yi)些(xie)创(chuang)新(xin)尝(chang)试(shi),(,)也(ye)取(qu)得(de)了(le)一(yi)些(xie)很(hen)好(hao)的(de)效(xiao)果(guo),(,)业(ye)务(wu)形(xing)势(shi)恢(hui)复(fu)得(de)很(hen)好(hao)。(。)
很多中国家庭培养女儿 公婆视角
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,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: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,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,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。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。世界有目共睹的是,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,运筹帷幄,就危机相继提出了“四个应该”、“四个共同”和“三点思考”。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“三个不会”,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,我个人认为,它和前面提到的“四个应该”、“四个共同”和“三点思考”也应一体并置,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,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,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。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,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,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,代价高昂,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,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,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,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,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,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,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“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”吗?